章节目录 第119章 商会(1 / 1)

作品:《唐朝小农民

庙会开始之前,徐州各家有钱的太太跟老爷会聚在一起,好商量一下庙会的店面的安排。每到这个时候,常万锦会领着富商们筹银子,为的是筹集银两建设城镇。

齐氏笑道,“去年修了路,今年准备将商号修一线屋檐,到那时候摊贩也算有了一个比喻的地方。”

建设屋檐利民利商,李天觉着这有些意思,便请示道,“若是这样,在下可否能参加?”

“你去!那可就最好了。”齐氏行了行礼,“等后日,我便让下人来唤你。”

“多谢夫人。”

三顺啧啧感叹,“老爷,若你要投钱去修那屋檐,估计没有个两万两银子……”

“两万便两万。”李天倒是丝毫不介意,若是在达官贵人面前露一面,也算花的不冤枉。

等到了第二日,那女子早早的抱着一个大大的包袱坐在知府门前等,那捕快问她找谁,女子也不吭声,闷声坐在那儿低着头死死地抱着包袱。

三顺赶早准备去打点铺子,瞧见了一人缩在那儿,便凑上前询问,那人不搭理自己,便自讨没趣的准备走,随后便闻见一股特殊的香味。

这味道,闻着熟悉,昨日点的铺子中,剩余的胭脂味儿便是这个味儿。

“你是不是送胭脂的先生?”三顺凑了上去,碍于对方是女子身份没有凑太近。

那女子愣了一下,点了点头,去怯懦的将包袱递给了三顺,“钱……钱,已经给过了。”

“给过了?老爷让我带着你去挑女伙计,让你进胭脂铺旁边住着。”三顺淡淡的说着。

女子蹲久了腿麻了,踉跄了一下往前倒,三顺反应快,迅速的握住了她手腕子,将人扶好,连忙往后退了两步,整个脸绯红,支支吾吾的解释道歉,弄得女子都觉着有些不好意思了。

两人红着脸站在门口不知所措的模样,被李天跟三喜还有侍卫瞧了个正着。

“行了,两人有什么可害羞的,该干嘛干嘛去。”

三喜看不过眼了,想着三顺那油腔滑调的样,本以为是个情场高手,没想到也是个纯情的主。

三顺算是如释重负,清了清喉咙,领着女子走了。李天瞧见两人这情窦初开的模样,笑了笑,“若要我说,我们三喜啊,才是最应该先娶媳妇的。”

“老爷,你这说什么呢!”三喜臊红了脸。

李天发现三顺这人办事还真挺快,草房一个晚上时间,便被修缮好了,只不过内里的修饰还未装恒,三顺觉着胭脂货店不应该像其他商铺一样的摆放,但又说不出来该如何装恒。

若是草率,便不能体现其中特别,若是太过于杂碎,便瞧着小了。

于是便照着李天商议,这一下也让李天有些头疼,他上一世就是一个理科直男,化妆品专柜也没去过几次!

“那这样,尽量以典雅为主,你将两边墙头钉上板子。”李天提着毛笔,在宣纸上歪歪扭扭的勉强画了一个镂空的架子,“底下焚香,一个墙上烧七八个蜡烛,其余的地方全摆着货。”

三顺仔仔细细看了纸,“老爷,你这也太厉害了,照这样架子的木材上,用红底金边装饰,到时候胭脂盒咱们便刻丹青!”

这边敲定了,三顺拿着图纸在徐州木材商跑遍了,都没找着个能做出这样架子的木匠,三顺气急,泡在店里准备自己抄手来干了。

“这个架子,我父亲应该可以。”女子小声道。

三顺乐了,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她,“当真?小琴,带我去见见。”

小琴的父亲原本是徐州有名的木匠,手艺精湛,核桃刻舟、枝条生花,都是小菜一碟,只是可惜后来不知怎的染了上了赌,便开始一蹶不振了。

而李天这一日也没白忙活,他将地图上所说的几个地方,瞧了一遍。发现好货倒是不少,只不过随着换了当家的,生意便逐渐的落寞了。

李天倒是有意想要将一些地方给点下来,但是瞧上这些地方的,不止他一人,要是想要将生意顶下来,那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儿。

不过,若是不能顶下来!李天也没准备让别人占了这好处。

算着日子,朱财广还要两日便能到徐州,李天准备在等等,静观其变。

次日,一早齐氏让人唤李天早些准备,地点在靠湖的一凉亭,李天本想着自己先动身去,却被常万锦叫住一同坐马车。

等他们到时,已经围了不少的人,其中有秀才也有富商,若是到亳州读书人跟商人分坐。但徐州没有这规定,常万锦将宴席设立在长亭内,妇人跟他们是分开的,女眷不能抛头露面,于是被安排在不远处的亭子中。

李天坐在一年轻商人的旁边,那人全程默不吱声的,闷头用食,不过模样倒是长得漂亮。

不是贬义,就是长得漂亮,就像是年画娃娃一样。

常万锦交代了一下此次需款的数目,以及作用,不少商人还是有些犹豫,似乎在衡量利与弊。

其中一较为年老的老爷提出了疑问,“大人,整修屋檐自然是好事,但这其中获利不获利,与我们商人似乎并无多大关系。”

的确,屋檐整修获利最大的还是那些老百姓,对于他们来说算是一个亏了本的生意。

常万锦沉思了一下,皱眉脸色有些凝重,但也不好当面斥责。李天想了想,喝了一口酒,“这位老爷,获利最大的的确不是咱们商人,但我们商人是伴着民生利。”

所有人止住了议论,静静地盯着李天,在等他说一个所以然来。

“为百姓做好事,那么必然会受到爱戴,这一次让常大人将捐赠银两的字号贴纸报喜,敲锣打鼓的道贺。到时候,百姓还会不知?”

这一下说到了点子上,在场沉寂了一会儿,随后发出了激烈的探讨声,最后商定了,还是同意捐银两。李天带来的银两不多了,便只捐了一千两。

“敢问兄台,是哪家人?”旁边一直莫不知声的漂亮公子主动搭话了,抱拳行礼,“在下,徐州钱府,钱文斌。”

“在下亳州谯县李府,李天。”李天回礼。

那人惊讶了一下,随后点了点头,“久仰大名,没想到李老爷居然这般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