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38节(1 / 1)

作品:《妙步生莲

太皇太后拿她不过是笼络皇帝的工具,既然是工具,那么就不必费心思,上一回让她去,还是警告她别妨碍皇子的出生。

自从太皇太后出事之后,宫殿内的中官宫人几乎换了个遍,为首的中官对萧妙音很客气,很快萧妙音没有半点阻碍的进了寝殿。

寝殿中飘散着一股浓厚的药味,还混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怪味。萧妙音忍不住抬起手来捂住鼻子,宫人看见她纷纷弯下腰来行礼。

她走到屏风之后,一个妇人躺在眠榻上,她走上前去,看见太皇太后躺在眠榻上。她看上去很憔悴,比起当年意气风发的模样反差很大。太皇太后的年纪放在这个时代并不年轻,但她一直保养的很好,看上去比实际年纪要年轻许多,但是现在看起来,太皇太后面上已经有了道道皱纹。

一个宫人跪在眠榻前,给太皇太后喂药,宫人喂的很小心,一点点的。萧妙音瞧着干脆就站在那里,不作声看着太皇太后被迫喝下那一口口苦涩的药汤。

太皇太后听到响动,转了转眼珠子。萧妙音走上前去。

当看到萧妙音面无表情的站在那里,太皇太后眼眸猛得瞪大,口张开,“啊——啊——”

“都下去吧。”萧妙音淡淡道。

如今太皇太后有口不能言,萧妙音说什么那就是什么。

宫人们垂手退出屏风之外,在帷帐那边候着。

萧妙音看着太皇太后,过了一会她噗嗤一声笑出来,“没想到,再次见面会是这样呢姑母。”她走过去,拿起一边的帕子给太皇太后擦拭了一下嘴角。

“啊——”太皇太后瞪着她,口里发出叫声。

“好了,别叫了,再叫别人不知道你想说些什么。就算知道了,也没人搭理。”萧妙音到了这会说话也不客气了。她坐在床榻边,对着太皇太后一笑,“侄女前来是为了谢谢姑母宽恕。”

太皇太后看见她头上乌发如云,根本没有半点落发出家的模样,她张了张口。

萧妙音察觉到太皇太后的目光,伸手摸了摸发鬓,“当初姑母要儿出家,阿爷和阿兄就将儿送去做了女冠。对了,陛下那会还让常山王多多照顾儿,甚至私下也和儿相会。”萧妙音说着笑了笑。

太皇太后张大嘴,喉咙里发出赫赫的声响。

萧妙音摇摇头,说实话如今看着太皇太后躺在床上,她大仇得报一样的快感最初还有,到这会看着就觉得无聊了。

“你以为你能摆布别人,可是到如今呢?”萧妙音笑笑,她能有如今这样还是多亏了太皇太后,但要她走的也是太皇太后。

就算原先有什么感激之情,这会也消磨了个干净。

“对了,儿如今已经是左昭仪,”萧妙音不急不缓的说道,“陛下说是封姑母之命,儿多谢姑母。”说着她微微俯身,算是对这位姑母行了一个谢礼。

太皇太后胸口起伏不定。

“姑母权倾三朝,如今也是安享天年的时候了。”萧妙音笑着给太皇太后擦拭一下额头上渗出的汗珠,“陛下说了,会侍奉姑母。”

拓跋演不是喜好折磨人的皇帝,他如今大权在握,对太皇太后也没有追查先帝的事的意思,至于当年废立之事,拓跋演似乎也没提起过。

“……”太皇太后拼命的想要举起手来,但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都做不了。

“对了,姑母一定要好好活着,毕竟宫中许多事还要等着您去决断,另外,三郎四郎,御史台已经弹劾,查出了不少的事。他们身上的爵位恐怕是保不住了,依照汉时的例子恐怕事要禁锢终身。”

“啊、啊……”太皇太后口中发出短促的几个音节。

萧妙音知道太皇太后想要说甚么,“所以姑母一定要活的好好的,姑母在的时候,四郎最多只是禁锢,但是只要你出了事,那么两个气死太皇太后的罪名就坐实了。到时候依照前例枭首也不是不可能。”

太皇太后紧紧的盯着她,过了好一会,她嘴唇哆嗦着闭上眼,转过头去。

“……姑母好好休息吧。”萧妙音原本想将李平在朝堂上已经跟着拓跋演的事一块说给太皇太后听,但是想了想还是算了。太皇太后如今身体已经不好,万一刺激过度一不小心过去那就不好了。

她伸手给太皇太后整理了一下锦被,笑了笑,就出来了。

“左昭仪。”见到萧妙音出来,刘琦跟上来。

“嗯,我们回去吧。”萧妙音道。她来之前就有预感,太皇太后的病情严重,如今一看,也知道太皇太后恐怕活不长了,中风就算是在现代也是很危险的病,何况是现在。

她对太皇太后这会已经没有想法了,以后东宫她能不来就不会来。

如今她已经有了自己的车辇,她坐上去,步辇传来微微的晃动。想起前段日子拓跋演说过的话,她伸手捂住了小腹。

她入宫这么久,做了几年的萧贵人,也没想过要生个孩子,一开始因为年纪小,她那会才十四五岁。如今也十八快十九了,但拓跋家的规矩在那里摆着,她也有些悬。

罢了,这事还是顺其自然吧。萧妙音摸了摸小腹摇摇头将脑子里的那些想法全都丢出去。

☆、111|肥肉

高凝华的宫殿中一如既往的冷清,虽然是六嫔之一,但天子从来没有对她表示过甚么宠爱之情。哪怕有太皇太后的提拔,她过的也和隐形人似的。就算照着规矩去侍寝,在皇帝寝殿那里枯站那么一夜,第二日脸色苍白的回来。

这么过了将近一年,开春之后的几个月,太皇太后下诏,将萧贵人召回。如今的萧贵人已经成了左昭仪,虽然还不是皇后,但是后宫的事务已经明明白白的落在她手里了。

高凝华到宣华殿去请见,每次都被黄门以左昭仪身体不适给拒绝了。她最后只在宫门处停留了一会就回来,宫门那里来来往往的都是外面的外命妇,那些人打量的眼神,让高凝华恨不得立刻钻到地缝里去。

回来之后,高凝华将中官和宫人都遣出去,自己在内殿里,捏着一条帕子偷偷的哭。宫廷内嫔妃们不管怎么样,对外都是要笑脸迎人。内心里的喜怒哀乐不能给人看的。

她一边哭一边用高丽话喊爷娘,恨爷娘就信了当初那个算命的胡说八道,也恨自己当初年少无知,明明是记不太清楚的梦,偏偏说了出来,结果被镇将上了那么一封文书,自己就千里迢迢的从龙城镇到了平城,如今看样子更是要在宫里头一辈子的青春红颜都要搭进去。

有宫人听到隐隐约约的哭声,去高凝华那里听了一回,结果听了一耳朵的屋里哇啦的高丽话回来。宫廷中的人大多数会说鲜卑话和汉话,但是高丽话却是没几个会的,宫人回来就有些不耐烦,“那一口哇啦哇啦的都不知道说些甚么。”

“由凝华哭吧,凝华心里苦呢。”另外一个宫人听说了叹了一口气。

“凝华苦,宫里头哪个人不苦。”听了同伴这句话,宫人撇撇嘴。

宫里最不缺的就是鲜妍的美人,更加不缺由红颜熬白头的可怜人。宫里头要是没有宠妃还好说,如今这样子,哪个又有希望?

高凝华在寝殿里用手帕按着眼睛,哭的撕心裂肺的时候,直接抓起眠榻上的锦枕,将脸给埋进去,将所有的哭声都堵在口里。

**

春暖花开,就算是山里都已经引来了春日的温暖,道观中的道士也出来打扫道路,顺便将观中的菜地整理一下。

道士没有和尚那么富有,就算有供养人,也不是白吃白喝的,要给供养人干一些活。不然白白的就是别人的负担。

清则今日带着好几个师弟下山,给山下的农户翻弄田地,将种子撒播下去。这活不是轻松的,脱了鞋子在田里头一做就是老半天,等到直起腰的时候,腰杆子酸疼的都险些直不起来。

常山太妃来的时候,就听到清则去干农活了。常山太妃原本打定注意自己不再来见清则,可是知道清则经常和萧妙音来往后,就有些坐不住。

等到天气一暖和,她还是时常来看望他。哪怕清则对着她从来能不说话就不说话,她还是常常来。

“竟然都去做农活了。”常山太妃对着嫂子胡氏抱怨道。

“以后就好了。”胡氏听到清则竟然去做农活也是惊讶万分,她看了一眼小姑子,发现常山太妃眉头蹙起,“别想太多,如今都这样了,只能看看还有没有补救的余地。”

“嗯。”常山太妃点点头,当年做的事完全是因为不得已,如今希望还有补救的余地。

“田地宅院都准备好了么?”常山太妃想起一件事来问。

“早就准备好了,选的都是上好的良田,而且宅院也在平城繁华的地方。”胡氏想起那邪恶良田和宅院心里就在可惜,置办那些都要花不少的布帛。幸亏这钱都是常山太妃自己从私房里出,要是让罗家也分担一份,胡氏会心疼的夜里都睡不好觉。

“嗯。”常山太妃听了之后满意的点了点头。

“待会让人把他叫回来吧。”胡氏对常山太妃道,“毕竟他在田里干活像甚么样子,难道还缺那点供养?”

“也是。”常山太妃点了点头。

“清则师兄,那边有人叫你。”一个小道士跑过来喊清则。

清则站起身来,他还年轻,但挺直腰的那会只觉得腰快断了似的。“怎么?”他闻言抬头看去,见到一个衣裳鲜亮的人站在田埂上,见着清则看过来对他作揖。这人哪怕他没见过,也知道到底是谁派来的了。

他心下一阵烦躁,将手里的锄头交给师弟后,就这么一脸的走过去。

“道长,我家主人有请。”家人见着清则走过来,脸上笑意更盛。

“……”清则深深吸了一口气,过了一会,他似是无奈,“贫道如今诸多事务缠身,实在是无暇抽身。”说着他对那家人一揖,就掉头离去。

“哎,道长!”家人哪里肯放清则走,连忙拦住,“我家主人说了,一定要见到道长,道长莫要让小人难做啊。”

清则看了家人一眼,伸手将面前的人拨开,他身材高大,拨开面前的家人就和拎一只小鸡一样。他大步走向那边的骡子,坐在车上,就在骡子的臀上打了一下。

“道长,道长!”家人瞧着清则就这么坐着骡子车跑了,追了几步,重重的拍了一下大腿,就赶紧去找常山太妃。

常山太妃也果断,听到清则跑了,干脆直接让人到山上的道观上头去。

从山脚到山上的道观,只有一条平坦的大道可以走,清则对常山太妃有些不耐烦,他不管前尘往事如何,如今他就只是个道士。

路过那间院子,清则让骡子停下来,这座院子冷冷清清的,没有半点人声,就连平常常常听到的狗叫都没有了,整座院子里安静的和死了一样。

他看了看正要走,后面传来女子的叱喝,“你给我站住!”

清则闭上眼,脸上露出不耐烦的神情,不过是那么一小会,竟然就被常山太妃给追上了。他转过身来,“太妃有何赐教?”

“有何赐教?”常山太妃险些被这话气的倒昂,“到一边说话!”

清则听后,沉默不语,过了一会常山太妃下车直接拉起他的手就往前面去了。家人们都不敢上前去,胡氏下来跟在后面。

常山太妃拉着清则到了一处幽静的地方,放开手,“你怎么回事,我见你你还不见了?”

“见与不见有何区别?”清则不想见到她,“何况太妃十几年没有见贫道也不是挺好么?”清则对常山太妃没了多少耐心,连话语里都带了几分的不耐。

“你——”常山太妃气急,“当年的事我对不起你,但是我如今来也是为你好,”她急急说道,“这会我给你准备了良田和上好的宅院,你也别在这道观里呆着了,娶妻生子才是正经……”

“太妃!”听到常山太妃这话,清则终于是忍不住了,他低喝一声掐住常山太妃的话头,“太妃出言慎重。”

“我怎么就不慎重了?”常山太妃想不明白了,“难不成你还想要做一辈子的道士?何况就是修道,在哪里修道不是一样的?娶妻生子也不算是坏了规矩,这话难道说的不对?还是说你真的对萧妙音有了甚么?”

常山太妃气愤之下,就将话题扯到了萧妙音身上,萧妙音长相浓艳妩媚,哪怕是套着一身的道袍也遮掩不住那样的艳色。在山中,能比上她的简直是没有。常山太妃听见清则那么说,就以为清则和萧妙音相处有了私情。

“我劝你别做傻事。”常山太妃和清则没有一同生活过,不知道清则是受怎样的教诲长大的,她这话一出来,直接让清则变了脸色。

“如今她已经被接到宫里头去了,还被升为左昭仪,只比皇后差一肩。你……你这……”

“太妃!”清则脸上青一阵白一阵,“贫道乃是出家修道之人,红尘俗世不敢再踏入。”说罢,他转身就走,常山太妃伸手去拉他,结果抓了个空。

清则是年轻的壮年男子,常山太妃哪里能抓得住他,看着他的背影,常山太妃险些晕倒,“我也是为了你好!”

“……”清则脚下顿了顿,他微微侧过头,“太妃若是真为了我好,日后就别来了。贫道感激太妃生育之恩,但就到此为止,莫再有牵连。”

说罢,清则大步而去。

常山太妃身子晃了晃,一旁的胡氏连忙扶住她。胡氏看着清则牵着骡子很快的走远,回头看了小姑子一眼。

当年的事,说不清楚祸福,但是孩子不养在母亲身边,就算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心里对阿娘怨恨不怨恨另外说。但母子情肯定是淡了。

“阿嫂。”常山太妃扶着胡氏的手,险些站不稳,“你说我当年为了保住一条命,这么做错了吗?”

“哎,这事……”胡氏想起当年的事重重的叹口气,“哪怕是阿猫阿狗都会挣扎着活下去,太妃做的那些事还真算不上甚么,何况宫中做的更绝的也不是没有。”

拓跋氏的杀母立子,妃嫔们只求生诸王和公主,不愿生皇长子。先帝后宫甚多,怀孕有身的也不少,为了保命,不少妃嫔私下里花样百出,服药坠胎谎报月事之类的。孩子和母亲之前只能活一个,为了保住性命这么做难道还有甚么错处?

性命爷娘给的,也是爷娘好好养大的小娘子,送入宫中哪里能够就这么丢掉一条命,给别的女人做嫁衣裳。

“……阿嫂……或许当初我真该把那碗药给喝下去。”常山太妃想起当年的事泣不成声。

“好了,别说傻话,女子生产尚且要拿着命来赌,何况是坠胎?”胡氏叹气,若不是被逼到了绝路上,谁会铤而走险。

“他自小就养在道观内,也从来没有听说过有爷娘,这么一下,任凭谁也接受不了。”胡氏安抚道,好不容易哄的常山太妃收了眼泪,把人给劝到车上去,“最近不是来了个新人么?去看看?”胡氏和常山太妃说了几句话,见着常山太妃终于收拾好了心情,脸上也整理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