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26节(1 / 1)

作品:《妙步生莲

萧妙音看着这师徒的答话,想起道士们没事就爱炼丹药之类的。难不成刚刚是炼丹出了甚么错?

“……真是不好意思……”知观在身边小弟子的搀扶下站起身来,双手拢在袖中就向萧妙音行礼,萧妙音连忙起身侧开不受他的礼,“道友前来,观中竟然出了这样的事,贫道实在惭愧。”

“原本就是我叨扰了。”萧妙音知道这会道观里恐怕是乱成一片,需要关起门来处理事务,她这个外人最好不要在场,“那么先行告辞。”

她和老道又互相拜了一次出来,迎面就碰上清则,清则此刻面容上有些狼狈,他袖口衣角有被火烧灼后的痕迹,他看到萧妙音出来愣了愣,而后迅速向后退了几步。保持着一个安全的距离内。

“……”远处传来扑火的叱喝声,萧妙音朝着声源处望了一眼,“有我帮得上的么?”

“萧娘子如今还是赶快回去,如今观中并不安全。”清则吸了口气道。

萧妙音见着他蹙眉的模样,越发觉得像一个人,她点点头,带着阿难走出来。这会忙着救火,她帮不上忙就不要在这里添乱了,她走出道观,回首看了看里头小道士们提着木桶奔跑的影子。

“娘子,还是快走吧。”阿难心里有些舍不得清则,奈何清则摆明从来没有将她放在心上过,也只得将诸多心事压下。

“也不知道这火能不能灭下去。”萧妙音不是土著,她已经将事情前后想的出七八分了,这会的道士和秦汉时候的方士差不了太多,方士们炼丹寻求长生不老,道士们也有。各种化学物质糅成一堆就往炉子里头丢,谁也不知道会炼出个什么东西出来。

该别是把炸药之类的给鼓捣出来了吧?

萧妙音觉得这事情很悬。

再悬,她也不会在这里久留。她带着阿难回去,到了道观里还没和老道士说几句话,就遇上这种事。她真的不知道是自己运气太好,还是别的。不过这炼丹的方子说不定可以鼓捣鼓捣一下。

“有清则道长在,一定能灭了的。”阿难走在路上,突然嘴里冒出这么一句。

萧妙音莞尔回首,她想了想,“哪日我把你放良了吧。”

阿难对清则有意,道士们也可以娶妻生子,她也乐得其成。

“娘子,我想留在娘子身边。”阿难垂下头道。

“可是你不是喜欢清则么?”一个院子就那么几个人,有什么风吹草动的完全瞒不了她。

“……道长对我没那个意思。”阿难说这话的时候,脸都红透了。

萧妙音吸了一口气,“那你没想过试试别的男子?世间男子这么多,这个不行就那个。”这会的人都看得比较开,尤其是男女之事上。儒家说是男女不同席,可惜如今没几个把这个当回事。贵妇们养男宠已经是普遍情形了,改嫁更是遍地开花,要是谁嚎一嗓子好女不侍二夫,估计一群人当他是疯子。

至于什么名节,这会还是束缚在男人那些大义上面的,和女人的腰带没有半点关系。

“……娘子。”阿难脸上发烫。

“你若是喜欢,可以多看看。总好过我,进了一趟宫,就是拓跋家的人了。”萧妙音说起这个恨不得捶地,别的妃嫔出宫之后,还能寻找第二春。她呢,做女冠自由,可以和人谈玄论道,甚至有些女冠更是公然和男人交往。她瞧着也眼热呢。

“……”阿难看着萧妙音,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她想想娘子进宫一趟说是蒙受天恩,其实真算起来,也的确是亏了。

萧妙音自己感叹了一番,带着阿难往回走。她看见门口的石栓上拴着两三匹马,马很高,看上去不像是中原的马,她就知道猫儿又来了。

马不是寻常人能用到的,哪怕各地的官史要用,还得向上峰打报告,马的身长毛色体貌特征全都写的清清楚楚。能用的上好马的,平城也就那么几家了。

她进了屋子,解开身上的披风,就见着猫儿放荡不羁岔开腿垂足坐在床上。

垂足坐在此时被认为没有家教,要么就学那些佛像那些,一足垂下一足屈在床上。像猫儿这么大大咧咧的,还真少见。

萧妙音扫了猫儿衣服下摆一眼,亏得这会北朝都是连裆袴,要是汉时的那种,这会就好看了。

“你又去哪儿了?”猫儿虎着脸,一脸的很不高兴。

“……”萧妙音叹口气,他要来没和她提前打招呼,上门干等不也是自找的么?

“你今日怎么来了?宫中驱傩估计也只有几日了,不好好想着怎么向两宫尽孝心,跑到山里头。”萧妙音坐在另外一张床上,让侍女将热乎乎的姜汤递给他。

冬日里,她这里准备最多的就是姜汤,但凡从外面回来都要喝一碗。

猫儿就不喜欢姜那种*辣的味道,他嫌恶的推开,“反正这事有人替我去办,我又何必去花那个心思?”

萧妙音那边一碗姜汤下肚,浑身都暖起来,听到猫儿这么一句,“毕竟如今当政的是太皇太后,你好歹装一下。”

“太皇太后最近身体大不好了。”猫儿从鼻子里轻哼了一声,“是真的老了,一日到晚就窝在长信殿内不出来,还畏寒。”

“……”萧妙音离开了宫中,对宫里的形势也不太关心了。说句实话,在宫外她过的还舒心些,头上没个太皇太后压着,连走路都轻快了不少。

“不到最后,还是要小心。”萧妙音叹口气。

“罢了,不说这个。”猫儿一挥手,“方才你偶没有听到一声大响?”

“是山上的道士炼丹,一不小心炸了炉子。”萧妙音道,“如今观中正在救火呢。”

“那些道士的把戏。”猫儿啧啧了几声,他伸手从蹀躞带下解了一只荷包下来,倒出一只玉佩来递给她。

“这是阿兄让人送来给你的,你拿着。”猫儿道。

前几日宫里头来了赏赐,前来办事的正好是原来在宣华殿的中官。那中官说天子还有些东西麻烦他转交,结果一看就是这个。

萧妙音接过那块玉佩,玉佩通体无暇,上面雕刻着祥云纹。

男子赠送玉佩给女子,其中情意绵绵。

萧妙音将玉佩收入掌中,抬头来看猫儿,“你今日来就为送这个的?”为了一块玉佩自己跑出来,找个人送来不就好了么。

“也不是。”猫儿轻哼了一声,“在府里闷久了,出来走走也好。”

“……”她垂头,这会也不知道要和猫儿说甚么话了。

猫儿看了看她,“你家里倒是有件事。”

“我家里怎么了?”萧妙音抬头问道,心脏一下子跳得飞快。

“是你家的那个四娘,出去骑马,结果马踩到了猎户的捕兽夹。”说起来,猫儿都觉得好笑,没那个本事偏偏要去涉险,那些铁疙瘩还管你是哪家的娘子啊。“人从马上摔了下来,断了条腿。”

“……”萧妙音噗的一声差点笑出来,她连忙抬起袖子遮掩的咳嗽了好几声,“那四娘如何了?”

“那就不知道了。”猫儿原本就拿着这个当笑话听的,听完就算过,他瞧见萧妙音差点笑出声,知道她和这个四娘有些不对付,“不过听说是有点悬,弄不好日后走路都不利索。”

“四娘啊。”萧妙音对这个妹妹没有什么话好说了,两个人早就撕破脸,她这会连装个样子都懒得了。

“她日后怎么样,那也是她自己的事了。”

☆、第103章 旧人

临近年关,道观中原本就有许多事情,没想到今日还会出这种事,要不是道观在山上,恐怕这会官府已经找上门来了。道士们提水灭火,炼丹药的房间是毁的差不多了,瓦砾遍地,烧的乌黑的木梁散乱在地上,清则身上的道袍被烧焦了好几处,他也来不及去换,连忙就去伤者。

出事的时候他就在炼丹房的不远处,反应过来后迅速的让小道士拎水桶的拎水桶,提土的提土。

清则冲进去把那炼丹的道士给背了出来,这会那道士躺在榻上,叫的撕心裂肺。

“人怎么样了?”清则听着屋子里头的鬼哭狼嚎,问外头的师兄。

“人没事,不过手指少了两根。”清则的师兄说着就摇摇头,“这南边来的道士真会折腾,这才多久就闹出这样的事来?”

“新年里,别人说是辞旧迎新,咱门这里是真的烧旧迎新了,这年关下山也请不到工匠。”师兄说着叹了口气。

“人没事就好,”清则道,“人总比屋子重要,等到开春再请人来修缮就好。”

“话是这么说,可是……”师兄一想起请工匠又要花费钱米布,不得不垂下脸来。出家修道还是逃不开俗物的烦恼。做和尚有钱,但是道士却穷啊。

师兄弟两个在门外说了一会话,里头的道士出来要人进去帮忙清理伤口,清则进去了,屋子里一股浓厚的难闻味道,混合血腥味和其他炼丹药材的气味。

他走到那个受伤道士的身边,按住那个道士的手。原先救人的时候没想太多,这会直视伤口才发现整个手掌上鲜血淋漓,断口处白骨森森。

“好了好了,别动。”负责处理伤口的道士取了干净的布条,将捣好的药敷在伤口上,然后层层包裹起来。

“哎,真的是,竟然闹出这么大的事。”

“竟然出了这样的事,还真让人措手不及。”清则没想到今日竟然会发生这样的事,那会他去知观那里正好遇见告退出来的萧妙音。

那会见到她安好,心里也是松了一口气。

毕竟炼丹房和知观所在的地方挨的不远,要是真的出了事,那就不好了。

清则对这个女冠下意识的在自己能力所及之内多加照拂些,世上女子生存不易,她前面又有一段坎坷经历。清则见着伤口包扎好,放开手向后退了一步。

见着榻上的伤者痛的满头大汗,他跟着收拾好东西的道士出去,“待会等他好下来,还是问一下到底发生了何事,免得以后还有此类事情发生。”

炼丹的时候状况百出,甚至有时候炼丹的道士自己也不知道炼出了甚么东西。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再次发生,清则觉得应该是要问清楚的。

“还是等人好了再说吧。”

道观中出了这样的事,虽然受伤的人不多,但观中的药草有些吃紧,此刻要是去林子采药已经是不合时宜,冬日里百物凋零,哪里来的那么多药草?

无法之下只能下山采买,幸好这几日没有下雪,不然地面上又是厚厚一层冰雪,人想要下去难的很。

清则带着几个师弟收拾下山,采买点药物回来。从山上下去,还要坐一会的骡车才到平城,平城东西二市午时开市,临近夕食时分关市,所以来去匆匆,半刻都不敢耽误。北朝虽然不如南朝那么富庶,但国都之内还是有应该的繁华样子。

东西二市中,清则眼风瞟见一间商铺中贩卖的女子所用的花黄,他只是瞟了一眼,旁边经过的鲜卑女子见他面容俊美身姿挺拔,嘻嘻哈哈笑着就抓起几个枣子扔在他身上。

“哪家小郎,姓甚名甚啊?”北朝女子生性奔放,几个围上来就对清则调笑。

清则面上难堪,只好说了几句自己是出家修道的,带着师弟们逃也似的跑走。

逃开了,小师弟们半是羡慕的道,“还是师兄长得好。”

清则听到这话脚下一顿,差点没气死,“你们都给我住口!”这话说出来带了三四分的火气,小师弟们一听,立刻噤声。

这个师兄长得好,性格也挺好,但可能就是这样,发起火来也格外的吓人。

清则这一发作,几个小道士立刻就安静了,一直到每个人都背着麻袋准备回山上去,也没有人再多说一句话。

采购完必要的生活用品还有妖物,就准备回去。一刻都不在平城多呆,年轻人都喜欢热闹的地方,小道士们瞧着热闹的平城眼巴巴的,瞧着有几分可怜,但是清则却是一眼都没看,好似多看一眼就会污了双眼似的。

赶在宵禁之前出了城,又在郊外老农家里过了一宿,大清早的随便啃了几口干粮就上路了。

冬日的代地冷的很,走起来浑身都暖和了。上了山道到一处院落的门口前,里头一个高大的人提着一把扫帚出来。看来是刚刚做过打扫。

清则见到那个人,脚下步子加快了向她走去。

小道士们悚然一惊,然后有人认出那个打扫的家人来,那不就是平常跟在那个女冠身后的人嘛!

“道长……?”阿难才打扫完院子,瞧着清则背着一个大包袱走过来吓了一跳,“道长这是到哪里去了?”

“不过是下山采买一些东西。”清则说话的时候,眉毛发梢里沾染的寒气还没有散尽,“方才我想起,最近天气干燥,若是不小心火烛容易出事。”他也是看到阿难才想起这么一件事来的。

萧妙音出身燕王府,自小锦衣玉食,不知道这些生活里的常识,而且看服侍她的几个侍女恐怕也是一样的人,能靠得住的也只有这个女生男相的阿难。

“啊,这事我记着了。”阿难见着清则就有些舌头撸不直,她原本想让清则进去坐一坐,喝口热汤再赶路,可是娘子今日还有客人……

“道长还有其他的事么?”阿难问道。

“你家主人身体底子并不是很好,山中人烟稀少,为了保险起见,最好还是每日里多动一下。有益身心。”说完这句,清则背起麻袋上的东西就走。

阿难看着清则就这么头也不回的走掉,连忙追上几步,她叹口气看到后面的跟着的那几个小道士,她咧嘴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