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十九、(1 / 1)

作品:《夜晚有三年

面前的人走后,我一把抢过萧语海手中的杯子,将自己的空杯塞给了他,仰头就喝。

他的嗓音带有丝疲惫,轻拍我的后背,「是果酒,度数有点高,缓着喝。」

这人分明心怀不轨,看我喝酒还不拦着,心中的那团火越烧越旺,我摇着杯子里所剩不多的酒液,「你手机在谁那?」

萧语海没有闪过任何疑惑的情绪,很快反应了过来。「我姐,他今天跟我换手机。」

听完后,我有一瞬间的眩晕,美酒,果然还是得慢慢品才好喝吶。

宝蓝色的西装外套随着我的动作滑到了地板,我摀着胸口弯腰捡了起来,将手臂穿了进去,像是随口一问:「你会跳什么舞?」

他坦荡地看着我,一脸无辜,「不晓得。」

「不晓得那你还敢预定我舞伴的位置,胆子还挺大。」

「林林,我以为你不想跳第一支舞,也不想跟陌生人跳。」

夜晚令人醉,我好像產生了错觉,为了确认,我轻声问:「你叫我什么?」

「林林。」

「是我小名吗?」

「是。」

「只有被我认证跟我亲近的人才会这样叫我。」方才喝的果酒似乎有点上头,我感觉到自己已经微醺,脸上有些烫,「你是吗?」

萧语海低头靠近了我,用手指轻轻摩挲我的眼角,「这个我不能回答,你觉得我是吗?」

我别过脸,却没有抗拒他有些亲暱的举动,只是小声哼唧:「大尾巴狼,先斩后奏。」

萧语海将我扶到了一边,低声诱哄:「所以我是吗?」

「是吧。」倒下之前,我听到自己说道。

窸窣之中,一双手取下了我身上的外套将我抱了起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一睡醒,周围景色熟悉,躺着的大床依旧如往常柔软,我于恍惚之中,拨给了仔仔。

「早安。」

「早安——不对,我不是打给仔仔吗?」看清电话对面是谁后,我将自己埋到了枕头里面。

「林林?昨天是我送你回去的,阿姨人很好,但叔叔看我的表情不大对,你可得替我解释一下。」

「解释个毛线!」我有些崩溃,「我真的,一杯倒?」

「嗯,不过你酒品很好,睡着了也很乖。」

等等,这特么不是乖不乖的问题吧!

「闹你的,佟丹寧扶你上去的。听他说,让你昨天出席也是你爸妈的默许。」

「噢,掰掰。」我飞快掐断了与他的通话,把棉被拉到头顶上。

闷了一会儿,不等我再度睡回笼觉,系统菌就将任务面板亮到了我的眼前,还跳出了惩罚倒数,我认命的起了身,走去餐厅,准备打一杯莓果汁后去书房开始学习。

「林林,你的信。」

「嗯?」我接过信件,寄信人来自学校,似乎是成绩单寄到了,我不得不叹服学校的有心,隔了这么远还要寄过来,我递回给母亲,「成绩单,我都看过了,你们可以看看。」

母亲立刻拿了把拆信刀,手起刀落迅速地将成绩单拿了出来,扫过上面的数字,面上惊叹,忍不住问了一句:「林林,这是校排一的意思吗?」

我云淡风轻的点了点头。从前,我会以想狠狠打脸不看好我的人作为动力,但经歷了系统菌的改造后,我慢慢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为了别人终究不能持之以恆,只有当自己是核心驱动力时,才是永动机。

父亲也出了声:「林林,水果多吃一点,补充维他命c,我听说你们那边都没有供给这样的食物。」我礼貌的说了声谢谢后,顺势徵询起了营队的费用,寻求他们的协助。

关于营队,这是我给自己安排的暑期进修项目之一,内容非常扎实,是在我和萧语海谈到能竞等事项时,他推荐给我的。

「价格爸爸妈妈不是很在乎,但是,你自己一个人去五天四夜?」他们皱起了眉,却没有往日罔顾我想法的逼迫,仅仅表达了作为长辈的担忧,我想,这或许就是距离產生美吧。

虽然以爱为名的压力曾经让我喘不过气,我也慢慢不需要他们的认可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可是,父母亲终究生我养我,给予了我极大程度的包容和爱,第一次当父母的他们,确实也会有错,这不代表,我就能完全怪罪他们。

反省自身之后,我发现自己对于他们的耐心也比对陌生人的更少,甚至有些理所当然,过往我不清楚时,能继续将错就错,现在我只想和他们好好相处。同舟共济,互帮互助,不一定要相亲相爱,好歹不要成为彼此的累赘。

我拿起了莓果汁解释了一番,听到萧语海的名字后,他们的眉头果然松动了些。所以,谁说交朋友只是自己的事呢?小时候的朋友家长们之间都互相认识,安全係数大大增高,爸妈对于他们的信任感也比其他人来得高,今天换作是任何一个高中同学,我想我都得和他们再周旋一番。

爽快地谈完后,我也不多做停留,进书房读书去了。在我不懈的努力下,整个脑子似乎都通了些,本来最薄弱的物理都好了起来,今天更能把数学叠合的部分结束掉,开啟下一个进度。只是,任务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到头呢?总不会是活到老学到老吧。

「警告,宿主学习时请心无旁騖,否则事倍功半。」

这声警告让我头皮发麻,赶紧埋头写写画画了起来。认真说来,高中的数学也真的很有意思,小时候许多被老师说「长大就知道怎么解」的点都出现了,比如对数,小学的化学老师曾与我们谈到能用它来算酸硷值,彼时的我,稚嫩的手操弄着滴定仪器,心里想着:数学怎么能和化学有关係呢?

国中时,写着特殊班老师给的海龙公式推导作业,完全犯难。身为大学数学教授的叔叔悉心的讲解起了毕氏定理——「他是馀弦函数的例外。」馀弦函数跟cos就在那刻划上了等号,于心上埋下一颗种子。

寒假时,去到了高中的数学营队,迷路迷了许久暂且不提,听到台上讲者唾沫横飞却有些无趣的演讲,我索性翻开那亮黄色本子,看到很多几何图形时,犹豫了一秒,但想到自己在萧语海的讲题下期末数学考了个满分,便觉得挑战一下,似乎也不是不可以。

那是我与几何最亲近的时刻,凭藉自己的洞察力和心算,我成功在课堂上大放异彩,夺得了所有老师颁布的奖励。

可惜的是,后来,我对学业只有无限的恐惧,再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

最近取得了些许成就后,我对于「学习」不再那么的排斥了,并且由于先前努力扎下的基础,我学的相对轻松和愉快。

就像此刻,面对三角函数的叠合,我感到分外的亲切。我想到了国中做有关这方面的专题报告时,边啃那一大串数字和英文边困惑的自己。若是现在的我,兴许也能流畅的解读了吧。

灵感一闪而过,我似乎有了关于小论文的想法,可惜的是,这并不足以支持我迸出整个题目,还需要具体的捋一捋。

不过,光是如此便也足够了,已经让我看到了开题的那道曙光。

不晓得是不是每个学子都和我一样,学到现在后,偶尔,我会觉得自己看到的世界与以往不同了。

喝饮料时,看着饮料杯膜上的水珠,我会想着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式,想着表面张力,我的视界像是戴上了显微镜,细细查看,每处都是惊喜。

走在路上,落叶飞到了地上,我会发散思维到了自由落体,甚至于降落在宇宙和太空。

刚开始,我还不太习惯,直到一个老师说:「多想一些,记下来,或许哪天就会用到了呢。」

我起初没有放在心上,直到某次滑社群见到友人晒出的美食,思及气味分子模拟器,随手一查发现真有研究团队时,我才开始展开了纪录,并在着手小论文选题时,庆幸自己的想像力,怎么说都比其他人多了些参考资料,怎么不算一种财富呢。

而且,想到这些其实就是另类的一种复习和巩固,知识的输入重要,但输出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口饮尽莓果汁,打开笔电,我快速的翻找起了资料,最终,在星星跳至我窗前时,敲出了题目和摘要。

「所以说,你和萧语海是什么回事啊?」由于我一整天都忙着开题,没有多馀的时间搭理仔仔,等到我放下手边的事后,才连忙打给了她,因此,她的语气分明比起平常多了丝怨念。

「正弦函数和馀弦函数都是一种波,叠合过后,也依然是,究其本质并没有变。至于要变得更高,或许能结合物理学的碰撞一同思考。」

另一头没了声音,我低声呢喃:「合则来,不合则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