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二百六十八章时局(上)(1 / 1)

作品:《乱世争霸

五德营刚刚组建,总共才只有五千人,虽然比一般的营大,但是还是沿用了边军的官职,还是管领和队正,但是这里的管领和队正眼看比其他部队的职衔高,而且职权也高一些。毕竟是单独核算的一个部队。

五德营成立之后,便由齐阳等人拉出去操练了,进行一些简单地综合练习,还有就是配合作战能力的练习。

而韩东等人也正在按部就班的进行着日常事务。

完颜部的粮食和第一批援助的建筑人员都已经出发了。要赶在夏初的时候播种大豆,秋天的时候,就能够收获第一批粮食了。

而中原,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

河东军的刘渊部和李隆部还有刘海部三人协同。李隆兵出大名府,引诱晋王一派的主力,做出要争夺大名府的举动,而刘海则兵出怀庆府,而刘渊则带领三万兵力秘密的渡过黄河,直插晋王空虚的背后洛京城。待到晋王反应过来,刘渊已经据城而守了。三人一举占领了九朝古都洛京城,使得远在汴京晋王一派大为惊讶。不过,晋王也没有办法,反而死守怀庆府,大名府,使得这两个地方坚固异常。而另外派兵严密布防偃师,嵩山,荥经一带,防止刘渊军东进,威逼汴京城。

与此同时,南方的赵青峰也集结重兵兵出南岭,直指南方的郴州重镇。楚军原本就是松散的,原本的楚军统领身死后,便一直没有另行安排,后来紧接着便是秦王和晋王轮番当政,这一片区域也一直没有着落。

再后来,国内诸多地方自立,楚军的敌方将领也拥兵自立,不过,没有统一的统领,只是各自为政,所以更加的松散,现在遇到赵青峰的岭南军碧昂出韶关,直指郴州,使得原本松散的楚军立刻找了自己的靠山,南方的郴州衡州靖州辰州的楚军旧部,立刻倒向了临近的藩王长沙王,长沙王赵德义是英宗赵旭(晋王、秦王、吴王等人的父亲)和晋王秦王一脉都比较近的。而且在诸多藩王中也是很有野心的一个人,所以很快就收敛了这些旧部。

赵青峰面对着一个自己的堂兄弟,则没有丝毫的客气。重兵出击,使得原本就力量很是薄弱的辰州重镇迅速的被攻克。长沙王则由于刚刚招揽这些势力,还没有调兵遣将的时候,赵青峰的前锋已经到达衡州城外,余部则已经占领了临近的永州等地。

等到长沙王集结兵力挥师南下的时候,赵青峰却派出了一支偏师,直接绕过衡州,直取长沙府。使得长沙王派往衡州的兵力也迅速的就地防御,直接湘潭与长沙王的兵力相抗衡。而此时,长沙王已经派出了原本在靖州的兵力南下永州,希望收复失地。赵青峰南县战时吃紧,不得不又调兵南下,驻防在桂林、永州刀衡州一线,并没有再次的北上。

福建的将领王审知听闻赵青峰在北线战事吃紧,便也拥兵自立,占据汀州、漳州、泉州、福州、建宁府等地,自立为闽王。北拒赵青云的淮军,南挡赵青峰的岭南军,而且还宣布中立,采取和边军一样的手段,自己发展自己。赵青云北线战事陷入胶着状态,也无暇顾及南边的王审知,在这,王审知也宣布中立,没有趁此机会拿下空虚的五羊城,所以赵青峰也没有派兵征讨,只得派人前去议和,然后订立了互不侵犯的长成,便以此了事。

淮军的赵青云知道弟弟赵青峰的草鱼后,便也暂且没有和王审知作战,而是派兵西进,直接取道衢州西进,连克原本就实力空虚的江西诸地。这些地方原本就是属于楚军的范围,现在也没有人来统一管辖,所以很好克服的,当初赵青峰和赵青云联手悲伤攻打晋王的黄州府的时候就是取道江西的。现在赵青云轻而易举的攻下了江西的广信府,饶州,抚州,南昌,直取袁州。赵青云知道过了袁州,翻过罗霄山,就是长沙府,背后插刀,这样致人死命,就可以直接解救弟弟赵青峰的危险。

但是,晋王却并没有袖手旁观。现在的危急时刻,若是让赵青峰和赵青云再度联手的话,那长沙王一灭,就是晋王的灭亡之日了,所以,晋王不顾北线与河东的战事,而命令南线原本防守淮军的人马迅速的直奔庐州重镇。赵青云知道潞州不容有失,若是庐州失陷,那么整个淮军的心脏便直接暴露在了晋王的刀下了。庐州靠近江宁府,而且也靠近武昌府,是一个重镇。南边还有安庆府,北边就是凤阳府,这样的地势,使得赵青云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但是,赵青云也不是吃素的。徐州的重兵也迅速的直奔归德府,迫使晋王回兵防御。但是,晋王却并没有回兵,只是命令归德府严守,死守。而集中优势兵力在庐州府展开了大范围的争夺战。

远在武昌府、黄州的楚军旧部却临阵投靠了晋王,使得晋王的实力大增。与此同时,这些新投靠晋王的兵力迅速的南下空虚的九江府,然后直奔南昌,想与袁州城外的赵青云等人决战。背后退路被切,这样的局面使得赵青云有些害怕,所以还是收兵南昌府,与黄州的兵力对峙在南昌城外。

赵青峰在郴州前线得知赵青云的遭遇后,便命令桂林至衡州一线的岭南军暂时采取守势。而命令在惠州潮州的兵力直接北上,攻取赣州、南安,这两个地方攻下之后,赵青峰的部队便和赵青云的部队联合在一起了。这样的局面在这个乱世之中更加有利于这赵氏兄弟俩。

秦军的王贤斌却在晋王的收买下,直接派兵五万杀向了洛京城。

洛京城一时间兵力空虚。刘渊带来的三万河东兵面对是玩的秦军,而且还有东面的晋王军,这使得原本比较占优势的河东瞬间面临败亡的局面。

而大名府的坚城还在李隆和晋王军的对持之中,丝毫没有进展。